保安人防难不难做看完这些就知道
来源:发布时间:2020-09-30 16:34:21
保安行业既是人力密集型行业,更是维护国民安全的特殊行业,其从业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数百万从业人员的职业前景,关系到和谐安宁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成效。理想永远是丰满的,现实却是令人深思的骨感。
(一)人防是本
1984年,中国现代保安业在深圳起步,迄今走过了33个年头。2010年无疑是中国保安行业的分水岭,这一年保安市场开放,民营、外资企业均可依法注册经营保安公司。在此之前,中国保安公司一直是在公安机关的管理和经营之下。市场的开放带动了保安行业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全国保安公司数量增加到7000多家,保安员人数官方数字为460万,业内估计应超过600万。
由于人防保安担负门卫、守护、巡逻和随卫任务,业务需求量大,入职门槛也相对较低,因此保安人防业务一直是中国保安行业的主体业务。在人防岗位工作的保安人员,占据了保安从业人员的“大半江山”,可谓保安公司的立命之本、发展之基。仅以北京为例,《北京保安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所有北京保安公司都可以提供人防业务,人防服务费也是北京近200家保安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这个缩影也集中、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保安行业的现状。
(二)原因探究
在全国多省市的保安行业集中调研中,来自业内的普遍反馈是:保安人防业务到了最难做的时候,而且有每况愈下、持续走低的趋势。不是因为没有市场,而是行业发展再次陷入了恶性循环。仔细分析,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一句话说,就是现在该有保安的地方都有了。政府、事业单位、工厂、写字楼、酒店、银行等,所谓市场也只是“是这家公司做,还是那家公司做的事情”。这些年政府购买保安服务和地铁保安算是新增的一块市场,但对于中国巨大的保安行业体量而言,也是微乎其微。
第二,人力成本快速飞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时代,劳动力成本增加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保安行业作为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已受到这一趋势不可阻挡的猛烈冲击。近年来,保安员的工资成本每年在20%以上的增长幅度,这一幅度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消费的增长速度。
第三,服务价格难以提高。近年来,各地保安协会陆续出台了当地保安服务最低成本指导价,但实际落地效力甚微。在一段时期、一些地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总体缺乏强制力,没过多长时间客户便不再认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弱势的保安公司也很少能坚持下去。
第四,行业顽症无法根除。保安人防业务长期存在“三低一高”的顽症,即“社会地位低、人员素质低、工资待遇低,流失率高”,近年来虽有所好转,但始终没有实质改观。相反,在部分省市区,由于大量保安公司、物业公司的注册成立,行业内部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低质低价竞争成为常态。保安员的职业归属感呈下滑趋势,年流失率常年在100%以上,高者甚至已到300%。这种情况的长期持续,队伍建设日益沦为空中楼阁,职业培训更是心照不宣的一句空话。
(三)重拳+良药
这些原因造成越来越多的保安公司即使有生意也是做不赢、搞不好,只能拼命压缩成本保生存。服务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原本保安行业人才就流失严重,再加上公司压缩人力成本,直接造成的多重恶果是:保安素质越来越低,服务质量越来越差,行业发展越来越难。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前中国保安市场亟待“重拳”治乱,更需“良药”疗心。既要有源自公安机关保安监管部门的强力规范治理,也要有源自行业自律组织——保安协会的理性引导,更要有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机制创新。
简言之,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同时建立科学淘汰机制,对于长期没有保安业务的“空壳”保安公司,要坚决撤销保安服务许可证。保安协会要通过行业自律,对只会低价恶性竞争、扰乱保安市场秩序的行为动员行业力量予以抵制,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开展保安公司等级评定工作,让保安行业更加透明,让客户清晰了解保安公司的实力和服务水准,让更多愿意花更高价格购买更好服务的客户真正获得高品质的服务。